在此,以大周安西都护之名,正式向天下宣告:大周安西都护府,自今日起,于焉耆城,正式重建!安西故土,重归版图!所有为光复安西而英勇牺牲的将士们,无论是安西的子弟,还是来自‘安平’的援手,你们的英灵,请安息吧!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这片土地,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功绩!”
又是一阵更为热烈、更为感人肺腑的欢呼与哭泣交织在一起。许多人高举着手臂,泪水与汗水混杂,尽情地宣泄着心中的激动与感恩。
郭元振缓缓转向身旁的方振,这位年轻的将领,此刻也眼眶微红,神情肃穆。老都护郑重地、深深地向方振行了一礼,声音诚挚无比:
“方将军,此番光复四镇,将军与‘安平县’、‘燕山盟’高义薄云,恩同再造!若无将军运筹帷幄,将士用命,若无‘安平’不计代价的援助,安西光复,不知何年何月!此恩此德,安西上下,永世不忘!从今往后,我安西都护府,愿与‘安平县’结为兄弟之盟,休戚与共,荣辱与共,永不相负!”
方振连忙上前一步,扶住郭元振,回以郑重一礼,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带着对逝者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
“都护言重了。驱逐外虏,收复失地,乃是我辈军人共同之天职,亦是炎黄子孙共同之夙愿。安西的光复,是郭都护您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不弃的成果,是安西军民浴血奋战的结果,更是所有心怀故土的英雄们共同努力的结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城下那些激动的人群,语气中带着一丝沉痛,却更加坚定:
“此役,我新安西军与‘安平’援助团的将士们,皆有伤亡。每一位倒下的英雄,都是为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与重光。他们的名字,将镌刻在安西的历史上。我方振在此承诺,所有牺牲将士的家人,安西都护府与‘安平县’都将竭尽所能予以抚恤和照顾,绝不让他们流血又流泪!他们的孩子,将会在和平的阳光下长大,知道他们的父辈是何等的英雄!”
方振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注入了每一个人的心田。城下的欢呼声中,少了几分狂热,多了几分肃穆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憧憬。人们仿佛看到,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和平的种子已经播下,希望的嫩芽正在顽强地生长。
李嗣业、王铁山等安西将领,以及魏廷等“安平县”的代表,此刻都站在郭元振和方振的身后,他们神情激荡,心潮澎湃。
这一刻,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信念的胜利,是文明火种的重新点燃。他们见证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参与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夕阳的余晖洒在焉耆残破的城楼上,为那面飘扬的“安西”大旗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城下,欢呼的人群渐渐平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宁静和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一个崭新的安西,正在这片古老而英雄的土地上,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新生的活力,艰难而坚定地,迈出了它重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