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荠县到府城最长时间只需要三天半,那么为什么上面要给半个月的期限?就算是筹备物资需要时间,但是这个时间是不是太久了?这就相当于上面给给了荠县十来天的时间来筹备物资。”
“如果事态真的紧急,这个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再说,目前白莲教还没有进入南平府,那些这些物资是不是还要运到其他府?这一来二去的,物资在中转的时间就长了,根本就不符合战况紧张的说法。”
是的,荠县是南平府下辖县,南平府地处莹川西南,下辖上虞县、荠县以及南康县,府衙所在地就在上虞县。
这时候,徐政也回过味儿来,“你的意思是府城有人冒充布政使司衙门给荠县发了一道四百里加急?”
!李逸手托着腮,“应该不是,应该是布政使司衙门真的下了一道征调物资的命令,但是这道命令到了府衙之后,被有心之人篡改了,或许就是在物资以及时间上做了手脚。”
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南平府还没有胆子敢冒充布政使司衙门下命令,更大的可能就是上面说的,在某些地方动手脚。
如果是这样,那么就代表着府衙里有人是白莲教的内应。
忽然,李逸想到了刘季在小册子中写的那个故事,那个州府通判驾车的故事。
李逸斟酌了一下,对二人道:“刘季留下了一本小册子,小册子里记载了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刘季自己也觉得不对劲。有一日,张琮带着他和税监马吉飞一起去城外迎接一个大人物,那大人物很低调,坐着马车而来,你们可知道,这驾车之人死后是谁?”
夏季里适时的奉上一句,“是谁?”
而徐政只是斜眼看着李逸,那表情似乎在说,你这小把戏也就只有夏百户会上当了。
不管是不是把戏,既然这位夏百户问了,那么李逸很乐意解答。
“那驾车之人正是州府的通判。”
通判?徐政和夏季里同时变色。通判可是州府的佐贰官,在州府中仅次于知府和同知,乃是正六品的官员。
一个正六品的官员给别人驾车,那么马车上是谁?徐、夏二人面面相觑。
“刘季还说了什么?”这次换做徐政问了。
“他在小册子中说,他也不知道马车上的是谁,只不过那人要张琮好好在荠县炼铁。”
也就是说,上面是有人知道荠县有铁矿的,但是却一直没有上报朝廷。
再结合这份四百里加急,州府衙门里一定有白莲教的内应,至少那位通判就很有问题。
明明此时已经十一月份,马上十二月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都已经下了。但是二堂内的三人却觉得此刻身边全是火坑。
“对了,夏百户,副千户还没有消息吗?”
“当然有了,人我都带回来了。”
身后传来夏嫣然的声音,李逸转身,正看到夏嫣然穿戴着盔甲走进来。这身装扮不管看多少次,都是那么的充满英气。
“一大早就有人来报信,大军押着俘虏正在往县城赶,于是我派夏副百户前去接应,看来都接回来了,说说情况吧!。”
“回禀百户,此次将士们一共斩杀43人,俘虏103人,缴获辎重21车。这会儿应该已经到了东城门了。”
夏嫣然并不看李逸和徐政,而是看向夏季里,向着这位百户汇报情况。
“这白莲匪徒死亡和俘虏的将近一百五十人,他们有这么多人潜伏在荠县之内?”徐政问出了李逸也想问的问题。
白莲教在荠县有这么多人吗,如果再加上兴觉寺留守人员以及张琮掌握的县衙力量,这两百多人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接管荠县县城。就算是之后官兵们过来围剿,他们可以依托城墙进行防御,官兵可能一时半会儿的拿不下来。
但是白莲教的人并没有这么做。
李逸曾经分析过,白莲教应该是想将荠县打造成一个跳板,甚至是属于朝廷的跳板。名义上荠县还在朝廷手里,但实际上属于白莲教,这样白莲教的人可以光明正大的通过荠县进入长吉县。
难道这股力量并非是在荠县之内?
“他们商队大概只有六七十人左右,可是出城之后,城外有人接应,恰在这时副千户一声令下,埋伏的士兵一拥而上,将这些接应的人也给拿下了。”
“这些白莲教里面大都是普通人,可是却也有几个修行中人,大部分是武夫,但是却有一人是儒修。”
又是儒修?前文已经讲过太多次了,除了武夫,其他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