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任何夸张的表扬都更有分量。
而那幅命运多舛的水彩画——那幅被撕毁又亲手修复的、承载着太多情感与记忆的作品——最终成为了她突破的象征。
那天,章墨林例行巡视每个人的作业,当他走到杜嘻嘻面前时,脚步突然停住了。他盯着那幅画看了许久,久到其他五个同学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这幅画,“章教授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波动,“是你自己构思的?“
杜嘻嘻点点头,心跳如鼓。她还没有解释画作背后的故事——那道金色的裂痕,那片由灰色污渍转化而成的石头,那株破土而出的幼苗。
章墨林的手指轻轻抚过画面上秋千的绳索,正好是那道被金色勾勒的裂痕所在。“构图很巧妙,“他说,声音低沉而肯定,“色彩处理也很有想法。特别是这个裂痕的处理——“他的指尖停在金色线条上,“让它有了故事感。”
杜嘻嘻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这幅画,“章教授最终宣布,“已经达到了优秀作业的水平。不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都无可挑剔。”
画室里一片寂静,其他五个同学交换着惊讶的眼神。章墨林的“无可挑剔“,简直比黄金还稀有。杜嘻嘻感到一股热流从心脏涌向四肢百骸,那不是虚荣的满足,而是一种深切的、被“看见“的感动。她的伤痛、她的挣扎、她的自我救赎,都被这幅画诚实地记录,并被真正懂艺术的人理解了。
这份肯定像一剂强心针,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巨大动力。日复一日的练习不再只是机械的重复,而是一场充满发现的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