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阁的纯利润,都能达到一万两银子!
临安公主与陈卓四六分,临安公主入账四千两,陈卓那边入账六千两。
这还是陈卓有意控制出售货物数量的情况下,在往来书信里,陈卓将其称为“饥饿营销”。
临安公主不懂什么叫饥饿营销,不过临安公主见到滚滚银子入账,便心情愉悦。
哒,哒,哒……
丹露一路小跑着,来到凉亭,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公……公主,奴婢回来了!”
李宁之拨动最后一个算珠,将计算好的数字记好,气定神闲。
“急匆匆地跑回来,怎么?京城又有什么大事?”
丹露时不时会为李宁之去探听消息,寒来暑往从不懈怠。
丹露喘匀气,道。
“公主殿下,大事太多了!今早早朝,太史令李淳风上书朝堂,称南方有大涝迹象,恐怕会遭遇五十年一遇的洪灾。”
“李大人建议,陛下抽调北方各地的兵卒前往南方救灾、赈灾,防止出现大规模的灾情。”
临安公主秀眉微蹙,喃喃道。
“岭南道、岭西道多雨,陈卓那边怕是要出事,丹露,一会儿你去找陈福,命他传讯回岭南,让陈卓小心防备。”
丹露要讲述的第二件事,便是十六卫大将军奎明达的求援信到了京师。
文武百官在是否出兵支援奎明达的事情上,争论不休。
李宁之沉吟片刻,道。
“南方闹水患需要钱粮兵马赈灾,北边与北莽、建奴打得不可开交,也要钱粮人马。”
“父皇一定在为难,朝中大臣们都怎么说?”
丹露想了想,说道。
“武官们基本支持派兵往辽东,文官中不少大人希望能救援南边。”
“中书令张九玄老大人、门下侍中侯君礼侯大人,也赞成出兵,但是尚书仆射萧崇萧大人,认为应该救援南边。”
“萧大人与侯君礼侯大人争论得不可开交,听说差一点在奉天殿打起来。”
李宁之忍不住笑了。
“侯君礼侯大人还是那般暴躁性情,可还有什么事?”
丹露轻声说道。
“公主,还有一件事,北莽的使团已经出了杭爱山,往广武镇走呢,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到汴梁一带了。”
李宁之微微一怔。
“北莽使团?北莽的使团年初的时候,不就到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