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盘根错节,督查大案
门下侍中侯君礼则说道:“这周康是何许人也?竟然能侵占良田千亩?殿下,周康背后的人,是谁?”
李成英不留痕迹地将目光从萧崇身上扫过。!w.6¨1+p`.¢c.o′m¨
“周康,受户部司郎中李香兰指使,多年来横行凉州,贪墨良田无数。”
李香兰?朝臣们的眼神齐齐望向尚书仆射萧崇。
有人惊讶,有人幸灾乐祸,还有萧崇这边的朝臣为萧崇捏了一把汗。
李景深翻阅着证词、账簿、书信,脸色渐渐阴沉下去。
他看了一眼萧崇,语气不善。
“萧大人,这就是你的好女婿?你瞧瞧,他都做了些什么!”
萧崇深吸一口气,向李景深请罪。
“陛下,李香兰犯错,臣有管教不严之错,臣请陛下降罪!”
李香兰是他的女婿,还是赘婿,李香兰犯了错萧崇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
萧崇索性主动请罪,李景深虽生气,却不会真的动萧家根基。
李景深冷哼一声。
“你当然管教不严!令李香兰鱼肉凉州百姓!此案交给刑部,与李香兰有往来,贪墨了百姓民脂民膏的,绝不可放过!”
刑部尚书缓缓走出领旨。~k?a¢n?s!h.u·h?o^u-.~c`o,m′
就当这时候,太子李成英又取出一封奏疏,道。
“父皇,儿臣这里还有一封陈大人的奏疏,陈大人请儿臣务必呈递给父皇。”
李景深闻言挥挥手。
“你来诵念吧,正好让满朝文武听听,陈卓要说些什么。”
李成英点了点头,道。
“臣神卫军中郎将陈卓,望长安百拜陛下!臣自到凉州,见凉州百姓生活穷苦,流民随处可见。”
“臣深入探访,方知凉州之内土地兼并严重、触目惊心,仅周康一人,便侵吞良田千亩,而凉州如周康之人,甚多!”
“臣请陛下严查凉州、甘州等陇右之田地,尤其是府兵的永业田。”
“永业田为府兵根本,田地又为百姓根本,臣在筹建神卫军,军从何来?自然是府兵与百姓之中而来。”
“百姓有田地,生活有保障,才能心向朝廷,战力充沛,请陛下为凉州百姓做主!”
李成英诵念完陈卓的奏疏,朝堂上一片死寂。
陇右道距离长安不算太远,很多长安城的勋贵,在陇右道都有产业。
派出亲信敛财,用于府邸之中的开支,并不少见。
若按照陈卓的说法查下去,要牵连出多少人?
皇帝李景深微微眯起眼睛,道。?/卡&卡?小?1说ˉ网-§ .更o?^新D:§最?全′
“太子觉得,此案该如何处理?”
皇太子李成英回答得斩钉截铁。
“父皇,儿臣认为应当查!正如陈大人所言,田地是百姓的身家性命!”
“永业田更是府兵的命,将来神卫军组建完毕,自然也要赏赐田产。”
“若不能令神卫军将士没有后顾之忧,保护好他们的田产,将士们如何效命?朝廷如何服众?”
皇帝李景深沉吟片刻,道。
“好,此案就由太子、蜀王、刑部来办,张爱卿,你经验丰富,你来从旁协助。”
中书令张九玄微微一怔,与李景深对视了一下,瞬间明白了李景深的意思。
“老臣,遵命!”
朝议结束,百官各自离去,当夜,长安城,花萼相辉楼。
天府雅间,蜀王李成会与裴善对饮。
“裴兄,你说说本王这个皇兄,他是不是不识时务?早朝结束之后便跑去了刑部,往凉州又是发公函,又是派遣官员的。”
“他这么积极干什么?还拉着本王一起,你说说,他就不怕得罪人?”
裴善微微一笑,说道。
“蜀王殿下,长安城如今不太平,今日光是臣知晓的,就有三家侯爵,两家伯爵,向陛下送奏疏。”
“要求陛下将陈卓革职流放,称陈卓在凉州越权行事,肆意妄为!搅动凉州局势动荡不安。”
蜀王李成会闻言,笑了。
“他们都老糊涂了不成?越权行事?父皇给了陈卓便宜行事之权。”
裴善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
“非也非也,陛下跟陈卓的权利,是口头说的便宜行事之权,并非明发谕旨。”
“陈卓又是缉拿周康,又是抓捕户部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