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的冯七(杨平治下第一个县令,偃城县令)说明情况,就带着几名亲卫,骑马向西而去。
这里说回贾诩。杨平的武关守备旅,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渴望着建立功勋,杨平也是知道的。
所以,这次贾诩出使关中,杨平的信中有一句话,就是让他在武关守备旅挑选一定的护卫,保证他在兵荒马乱的关中地区的安全。*3-y\e-w·u~./c_o-m¨
结果贾诩拿出信件后,何涛、蒋通(守备旅的正、副旅长)两人,为了争谁带队去关中差点就打起来了。
贾诩不得不说道:“吾此次出使关中,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带个200多军士就行了,不劳二位主官出动。”
这两人一听,这还得了——你就带200多人怎么能行?出了问题,都督不扒了我们的皮?!
只是他们心中想的是:我们探听的情报就是:李傕、郭汜这2个二百五,竟然在6月初的时候,就率部离开长安,去追击大汉天子刘协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长安现在是一座空城!
如果不是受制于都督的命令,让我们武关守备旅只守着武关道,我们早就率兵去占领长安了。
此次,你贾诩老先生出使长安,这是个多好的机会呀!
贾诩大概也看出了这2个家伙立功心切,于是就问:武关守备旅,准备出多少兵士来护卫他?
杨平在5月中旬设置的武关守备旅,防守的就是从南阳郡到关中地区的武关道。
这是个加强旅,有6个180人的步兵团,2个240人的水兵团,2个160人的工兵和后勤团,再加上一定的指挥部机关、斥候、通讯兵等,共计2000人,驻扎在丹水河畔的武关。
只不过,作为杨平手下的将领,武关守备旅的旅长何涛、副旅长蒋通,这两人都不愿意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地守着关口,都想获得更大的军功。
于是,从五月下旬开始,这两人就不断地派兵顺着武关道向西北而去。
这一路上,除了一些匪徒占山为王之外,根本就没有别的势力占据,
所以这2000人,就不断入山剿匪,招纳山中隐藏避乱的流民。
等到6月中旬的时候,他们已经拿下了武关道最北端的蓝关,从这里,就能俯瞰关中平原了。
何涛、蒋通二人琢磨了一会儿:2个水兵团是不能动的,6个步兵团至少得留一个守着武关,留一个守着蓝关,中间至少还需要一个步兵团作为机动力量。
这样的话,何涛、蒋通二人就给贾诩准备了3个步兵团540人,一个混成的后勤团160人,再配备一定的通讯兵,总计700多人。
最后,还由贾诩做了见证,二人进行了抓阄。
副旅长蒋通抓到了陪着贾诩一同前往关中的那个签,何涛则是一脸晦气。
调配好兵员以后,700多人就陪着贾诩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7月初一清晨,邹玉终于带着几名亲卫,骑马赶到了蓝关。
他们离开了秦岭上的蓝关,正式踏入关中地区。
这一路上,真应了曹操写的那句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原本繁华到极致的官道(长安到南阳,这是两汉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条官道)两侧,不断能看到森森的白骨!
还有一些倒毙的人,因为天气炎热,已经腐烂得难以入目,这支庞大的队伍经过,惊起一群群食肉的乌鸦。
要说武关守备旅士兵的装备,在护民军中算得上是平均水平,但是放眼天下诸侯,那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由于杨平注重细节,武关守备旅的士兵们都准备有口罩。
看到这路边一个个的尸体,蒋通果断下令:所有人戴上口罩,防止疫病。
(杨平军中的宣传,那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疫病也无非是某种蛊虫而已,戴上口罩,就进不到你口鼻之内。)
天气极其炎热,不过,这支700人的队伍,人人都渴望着建功立业——想快点到达长安,占领目前处于真空状态下的长安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