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灵光寺……”
写完之后,他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瘫倒在地。他将那封血书,交给了自已最心腹的弟子,声音沙哑,充满了哀求。 “去……去兰若寺……”“把它……交给法海大师……”“求他!无论如何,都要让他出手,救救我们!救救灵光寺!”“告诉他,我圆慧,错了……我灵光寺,错了……只要他肯出手,我愿……我愿将灵光寺的一切,都拱手相让!”那名弟子接过血书,看着自家住持这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悲凉,含泪叩首,转身飞奔而出。兰若寺,山门前。这里,早已不复往日的萧索。成百上千的信众,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有的人,在虔诚的跪拜。有的人,在自发的修缮着寺庙。当灵光寺那名身穿华丽僧袍的弟子,怀揣着血书,跌跌撞撞的跑到山门前时,立刻便被这群狂热的信众,拦了下来。“站住!”几名自发在此维持秩序的富家护院,立刻将他拦下。“看你的穿着,是灵光寺的秃驴吧?”“伪佛的走狗,还敢来玷污真佛的圣地!滚!”“滚出去!”“没错!这里不欢迎你们这些骗钱的秃驴!”人群,瞬间被引爆了。无数的唾骂声,如同潮水般,朝着那名弟子涌去。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对他推推搡搡。那名弟子又惊又怕,他紧紧护住怀中的血书,被推得东倒西歪,狼狈不堪。“我……我不是来闹事的!我有要事,求见法海大师!”“呸!你这伪佛,也配见真佛?”一个膀大腰圆的屠户,朝着他吐了口唾沫,挽起了袖子。“兄弟们!把他给我扔出去!”眼看着,就要有人动手。就在此时。一道洪亮,却又充满了慈悲的声音,清晰的,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耳边。“阿弥陀佛。”仅仅四个字,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转过身,朝着兰若寺内,投去了无比崇敬的目光。“让他进来。”法海的声音,再次传来。“佛门之内,不拒任何人。”信众们闻言,纷纷让开了一条道路。那名灵光寺的弟子,如蒙大赦,他连滚带爬的,冲入了兰若寺的山门,一眼,便看到了那个静立于庭院之中的,灰色身影。他再也支撑不住,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地,将那封尚带着余温的血书,高高举过头顶,泣不成声。“法海大师!求您……求您大发慈悲,救救灵光寺吧!”同一时刻。晋州城,西门。一队风尘仆仆的道人,缓缓行来。为首的,正是太虚宫护法长老,青玄真人。他身后,跟着十几名太虚宫的精英弟子,他们虽个个面带倦色,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充满了即将完成神圣使命的激动与自豪。自踏入北燕国境以来,他们便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无论是关卡的守军,还是沿途的百姓,看向他们这一身道袍的眼神,都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审视与好奇。仿佛他们不是什么出尘的修士,而是一群稀有的猴子。“师叔,这北燕的民风,当真是……古怪。”一名弟子忍不住低声说道。青玄真人身背一个纤细的剑匣,并未言语。他只是抬起头,望向那高大的晋州城墙。他能清晰的感觉到,这座城池的上空,笼罩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阴冷而诡异的气息。他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祖师爷的法旨,果然分毫不差。”“妖孽,就在此城。”守城的兵士,早已注意到了这群气质不凡的道人。一名校尉快步上前,手按腰刀,沉声喝道。“来者何人?可有通关文牒?”青玄真人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那份盖着南楚官府的文书,递了过去。“贫道,南楚太虚宫青玄,特来此地,为城中百姓,降妖除魔。”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威严与自信。那校尉接过文书,看了一眼,手,猛的一抖。南楚?太虚宫?降妖除魔?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让他瞬间想起了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关于南楚神迹的种种传闻。以及法海大师所说的,城中躲着一个隐藏极深的妖魔。他再看向青玄真人的眼神,已然带上了一丝敬畏与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