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 > 第11章完结

第11章完结

“因为我掌握了这一程式,所以当蒋介石问我有什么意见时,便知接见已进入尾声,我若再不抓住时机,他就要抬屁股走人了。?齐′盛`暁_税_旺′ /冕-废?岳~黩/我立即接过他的话茬儿说:我有意见。显然,我的话大出蒋氏预料,他‘嗯’了一声,并开始用手抹脸。”

蒋介石有个习惯,每逢不悦或厌倦之际,就下意识地用手抹脸,先从额头抹,然后依次是眼睑、脸颊、下巴。赵浩生注意到蒋介石表情的变化,不紧不慢地说:“我对台湾的六年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印象很深。”

台湾的“六年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始行于60年代初期。该制度的推行,使台湾小学教育稳步发展,数年后儿童就学率达到97.52%,由此又促进了中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台湾中学由1961年的299所增加到576所,小学升中学的比率达到74.66%,为循序提升层次的“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制度的出台,奠定了基础。这是蒋介石到台湾后的主要政绩之一,故而津津乐道于此。

听赵浩生说到这儿,蒋介石已经抹到眼睑的手停了下来,眉头顿时舒展了,兴致勃勃地问赵浩生:“怎么,你对六年国民义务教育也有兴趣?”“相当关注。`欣¢纨_夲/鰰~占+ ¢首~发*”

于是,话题从此说开,一发难收。原定10分钟的接见,结果持续了45分钟。从办公室出来时,沈剑虹对赵浩生说:“你真幸运,今天总统情绪这么好,谈了这么长事件,这种情形实在是太难得了!”

“采访之后,我写了一篇报道,世界各国的华文报刊均刊登或转载了,唯独台湾报刊未登只字。”“为什么呢?”我问道。“因为我把蒋介石写成了一个人而不是一尊神。当时台湾的新闻媒体在描述蒋介石的时候,也有一套‘四节12字’格式的套语。”

“有意思,您是否还记得?”“大致是这样的,叫做:‘戎装佩剑,两目炯炯,××××(此节视不同场合而变异),连称好好。”言毕,赵先生淡然一笑,从这一笑中,我体味到一丝对中国传统尊神心态以及由此派生的宣传定式的不以为然。`精·武*暁/税?蛧^ ·勉′沸?越,毒+

巴黎的乔治五世大街上,有一座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建筑,赵浩生在这座建筑前徘徊了许久/赵浩生忘情地拨通了中国驻法大使馆的电话/乔冠华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我们究竟是不是青面獠牙

作为《中央日报》的老记者,能于此次台湾之行中单独采访蒋介石,赵浩生已经感到此行不虚,身心俱慰了。然而在飞机从桃园机场起飞后,儿女们一连串率直的问话,一下子又让他坠入无尽的惆怅。

儿女对赵浩生说:“爸,这就是中国吗?你不是说中国很大吗?”“这并不是中国的全部,这只是中国的一个省。”当飞机临近香港,赵浩生指着舷窗下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蜿蜒海岸线,对儿女们说:“你们看,那云彩底下,海岸线勾勒出的那一大片陆地,都是中国。”

说到祖国,赵浩生话语多了起来:“在那爿大陆上,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住着七亿多跟你们爸爸和你们长得一样的中国人。爸爸就是在那里生长的。你们的爷爷、奶奶,和所有的亲戚都还在那儿……”

“那你为什么不带我们到那里去看望他们呢?”孩子天真的问话,使赵浩生的眼眶湿润了,顿了顿,像是对儿女,也像是对自己说道:“现在还不能,但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去的!”

从此,赵浩生更关注着来自大陆的每一点讯息。1969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他那四壁古籍的书房里,以旋转乾坤的智慧,运筹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球外交”。在美国乒乓球对访华后,中国的乒乓球代表团登上了赴美的飞机。

新中国建立后,除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