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 > 第27章完结

第27章完结

初次斗争的胜利,使毕重远欢欣鼓舞;同时发现了一些可以团结的力量,他同军乐队中的陈鸿源、孙国桢、燕文彬等人关系也更趋密切。,零·点+看_书/ ¨首?发′他审慎的目光,在更广的范围扫视,细心地捕捉学员们在游移、苦闷、彷徨、憧憬中透露的每一缕信息。

在一次实习中,几个英国军士,对黄皮肤的中国学员傲慢无理。一个带点山东腔的学员挺身而出,打了一个优越感十足的英国海军中士。他的打抱不平,换来的是依英国海军军规,罚苦役,冲甲板、刷厕所、除铁锈、涂油漆、“摆地摊”。“摆地摊”是中国学员给一种特殊惩罚起的名称,处罚的方式是将四季的被服在甲板上摊开,叠好,再摊开,再叠好,无休止地被折腾。可是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并未因此而改变,苦役刚结束,他又把为虎作伥的军纪士揍了一顿。这倔强刚直的山东青年,给毕重远留下颇深的印象,他叫于家欣。不久,在他的床头,经常出现伦敦出版的中文进步报纸《民主阵线报》。

------------

毕重远:年轻水兵策动了“重庆”号起义(2)

------------

又过了些时日,一位有“辩论爱好者”之称的学员,也引起毕重远的注意。*k^e/n′y¨u`e*d\u/.′c`o!m?英国式的民主,以及“劳工第一”的现象,使“辩论爱好者”眭世达由新奇而赞赏,进而萌发了强烈的探索欲,时常就这些问题与人争辩不休。

一姓陈的“青年军联谊社”成员,对他大加攻讦,说“英国人可以讲民主,而中国人愚昧无知,不能讲民主,只能讲独裁,只能有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眭世达激烈地反驳,称之为“独裁制度的拥护者”,并批评抗战胜利后国府的腐败弊政。陈某勃然大怒,一顶大红帽子扣过来,说他是共产党。

不料这一顶帽子,反倒引发了他对共产党的关注,对国内时局的忧虑。他淡化了对争辩的热衷,转而在沉寂中苦读。.w·o*d+e?s+c.w?..c\o\www. 毕重远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悄悄地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母亲》、艾思奇的《唯物辩证法》等书借给他看。共产党人的形象、追求,渐渐植入“辩论爱好者”的脑海。

曼彻斯特奇遇“天涯知音”/

“毛泽东同志将成为你们国家的总理”/

龚先生已经结婚……/给鲁平的信相继被退了回来

在朴次茅斯的学习训练正式开始后,毕重远随即按预先的约定,同国内地下党联系人吕朝林、李恭亮进行了联系。他急切地希望能及时得到组织的指示,了解国内形势的状况。但重洋远隔,党不可能对毕重远的行动做出具体部署,也很难向他详细介绍形势的进展。这是令远离组织和祖国的毕重远,偶尔流露不安和焦渴的唯一原因。

1947年复活节来临之际,舰上组织部分学员到英国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参观访问。年轻的毕重远为了了解英国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便抓时机与工厂的普通工人接触,并同一位叫奥尔弗雷德?耶茨的司机交上了朋友。

奥尔弗雷德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典型的蓝领阶层。他个头不高,但目光深邃,握着他那勤于劳作的手,便会感到一种力量。他对中国的水兵分外热情,对有关中国的事情饶有兴味,能讲一两句汉语,写一些简单的汉字。他不停地询问着,毕重远用不甚流利的英语和他交谈。几经过往,他们因观点接近,都朦胧地感到一种相互吸引的磁力。

当时,国民党刚刚占领了延安,英国报纸均对此加以渲染,可毕重远和奥尔弗雷德都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蒋介石将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于是,他们更多地交换对时局的看法,关系更融洽,信任感也一天天增加。天涯有“知音”,奥尔弗雷德兴奋地向毕重远出示了英国共产党党证。在异国竟能遇到信仰相同的“战友”,毕重远亦激动得难以自持。可组织上有纪律约束,使毕重远久久抹不去对异国同志隐瞒真实身份的歉意。

然而,有了这样的&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