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 > 第30章完结

第30章完结

毕重远感到地下党对“重庆”号还缺乏了解,其技术性能和战斗力,在国民党海军所有舰只中均无能与之匹敌者,就解释说:我军在水上俘获“重庆”号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地¢书?城¨ !埂,芯!嶵\全-胡玉民听了,沉吟片刻说:“我们要随时掌握‘重庆’号的形迹。你在舰上要密切注意士兵的思想动向,采取各种方式把进步士兵团结起来,遇有时机就可以组织起义。”

当晚,胡玉民即将毕重远汇报的情况,报告给了中共南京地下党市委负责人刘峰。此后,胡玉民带着党的指示,两次约见毕重远,告诉他:鉴于“重庆”号在海上流动性大的特点,暂不将他的组织关系转往他处,仍由胡玉民直接联系。为了使党及时掌握“重庆”号的行踪,毕重远建议以如意里33号其姐姐家为联络点,经常保持联络。他们还商议了如何在军舰上更积极周密地开展活动的事宜,考虑到一旦“重庆”号起义成功,到达解放区能迅速与党组织接上头,胡玉民和他一起定了个用于接头的党名“汪健”。/l!u~o-l¢a+x!s_..c¨o^m/

“紧急起航”/一艘渔轮悄悄靠上“重庆”号/

蒋介石的“锦州情结”/放弃劫持蒋介石的冲动念头

带着“见机行事,策动起义”的指示,毕重远返回“重庆”号。值此1948年初秋,中共策反国民党陆军大股部队起义的成功例子尚不多,更无战舰起义的先例。可受命单枪匹马在一艘有近600人的巡洋舰上组织起义艰巨任务的毕重远,当时并没有丝毫的踯蹰,他头脑中的确不曾闪现过“不可能”这几个字。或许,其间有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武,可他亦不曾怀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做着一步步的铺垫。

毕重远感到:在陆地起义,将领们的工作做通了,就基本上胜券在握了,即使有人反对,并不妨碍响应者的行动。而在军舰上则不然,环节甚多,且由操纵者直接掌握,并非上层军官一声号令,就能协调动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整条军舰都无法动作。~墈`书-屋? ?更?芯,嶵·筷+相反只要每个环节都有起义者,即便军官反对,亦能控制军舰。由于舰上等级森严,作为普通士兵的毕重远,没有条件接近军官,进行策反,惟有“士兵路线”是最稳妥和可行的。

“必须聚拢一批倾向革命的士兵,形成起义的核心。”毕重远想到利用舰上的小型士兵图书馆做文章。舰上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读书是水兵们一项主要消闲方式。1943年,毕重远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从事学生运动时,曾在一青年图书馆当过管理员。就是在那时,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讲述无产阶级革命的作品,特别是他读了斯诺写的《西行漫记》后,对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产生了仰慕之情和追随信念。此后,他通过这个图书馆,运用进步书籍,使更多人走上革命道路。

当时图书馆由一个叫贺志的体育教练兼管,毕重远便设法和他接近,谈体育、拉家常。渐渐熟悉后,毕重远提出当图书管理员之事。图书管理是业余的义务工作,一般人都不愿担任,贺见有人主动要求,随即顺水推舟。

毕重远利用管理员之职,夹带购进一批中外进步书刊和革命文学名著,有意识地推荐给水兵们阅读。不久,许多水兵都读了鲁迅、巴金、茅盾、郭沫若、邹韬奋的著作。高尔基的《母亲》、《童年》、《我的大学》、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绥拉菲莫维支的《铁流》、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斯诺的《西行漫记》,也在水兵中悄悄传递。相反,国民党海军上方发来的反动读物,却被毕重远锁在最下面的箱子里。

通过借阅图书,毕重远不仅传播了革命思想,同时从谁经常借看什么书,摸清了许多水兵的兴趣爱好、思想倾向,筛选出追求光明向往进步分子。这个图书馆,成了毕重远广泛接触士兵群众,凝聚进步力量,发展同志酝酿起义的媒介。

就在毕重远为准备起义积极展开工作之际,国民党海军参谋总长突然来到&ldqu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