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遗。
水兵们刚回上海,一个月的薪水,竟不够买两碗阳春面,使已经积怨的人心,又燃起一把涣散之火。
有的人凭着在英国学到的技艺,弃舰到国外商船上当水手去了;一些水兵,寻找其他门路或回家乡设法谋生去了,还有一些思想进步的水兵,向往新的天地,辗转投奔解放区。原本600余人的“重庆”号,开小差的几近一半,国民党海军方面,不得不从海军军士学校补充进150余人。
战争形势的发展,蒋氏政权的飘摇,广大士兵的觉醒,加之1949年初,北方的沿海各港,除青岛外,均已被解放,使毕重远感到策动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加紧了暗中的活动。
于家欣虎口历险/眭世达失败的逃亡/
陈鸿源说:“我要有门子,早就开小差了。”毕重远乘机说:
“不能那么便宜他们,要走连军舰一起开走”
几天来,毕重远就如何实施起义,陷入深深的思考。根据“重庆”号巡洋舰的分布特点,如果每个重要部位需有一人的话,至少要有近30名最可靠的人,组成起义基本力量,成功才有把握,目前最紧要的,是将这批人聚集在自己周围。
就在此刻,一度不知去向的水兵于家欣,回到了军舰上。原来,他听同学说苏北泰州、兴化一带有共产党的军队,悄悄买了身便衣,投奔而去。刚到江北,就看见一支穿灰军装的队伍,他以为是自己要投奔的队伍,便将自己的想法和对国民党的不满和盘托出,并写下数纸材料。当他被带到一个小镇时,才发现自己错投了国民党军,可后悔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