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寻找失踪的玉玺,多尔衮等人奉命一路西进,最终到达了青海大草滩。,q?i~s`h-e+n′p,a¢c!k^.-c¨o.m?
一打听,林丹汗已在一年前去世了,其子额哲眼接替了父王汗位,整个部落已经残败不堪。
听说后金派人来追杀,额哲害怕了,为保全自己和部众的性命,舍财保命,一咬牙,一跺脚,将玉玺献给了多尔衮。
可把多尔衮高兴坏了,想不到这么轻松得到了玉玺,他来之前,认为玉玺是无价之宝,无论是谁也不会轻易交出。
想不到啊!想不到!怀揣玉玺的多尔衮,心想这回我立下了大功。
他兴高采烈返回京城后,把玉玺呈献给了皇太极。
这玉玺一落入皇太极之手,意义非凡,无疑为他的统治增添了正统性。
为此皇太极专门设坛迎接玉玺,其隆重场面让人咂舌。
群臣更是欢欣鼓舞,大汗得了玉玺还能不往上走一级,大家水涨船高,能不弹冠相庆吗?纷纷祝贺大汗天遂人愿。
这种场合怎么能少了范先生捧场,汉文化是他的强项。
范文程随即上表称:“此乃天授玉玺,正是顺天应人之吉兆。”
皇太极听闻,心中满是喜悦。传国玉玺的获得,让他敏锐地意识到,称帝改元、建立新王朝的时机已然成熟。.求~书.帮? -蕞?新~彰`节·庚¢鑫′筷_
此时范文程把汉朝当皇帝的那一套礼仪讲给了皇太极,还说即便想当皇帝,也要三辞三让。
皇太极忙问:“何谓三辞三让?”
范文程道:“就是三次推辞臣子们的劝进。”
皇太极着急道:“我很想当皇帝,与大明皇帝平起平坐,怎么你让我推辞呢?”
“大汗,这是程序,必须推辞三次,表示你谦恭的意思。”范文程解释道。
“啊,我明白了,说白了就是让我装逼吧!”
“大汗,你真会开玩笑,意思差不多。”范文程笑着道。
皇太极继皇帝位的礼仪学的差不多了,在范文程带领下,各部落首领和将领开始劝进,劝皇太极登皇帝位。
皇太极按照范文程教给的办法三辞三让,程序走完后,皇太极扭扭捏捏表示服从大家伙的意见。
接下来范文程草拟登基大典的诏书,以及登基典礼的时间、地点。
在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祭告天地,在盛京笃恭殿正式称帝。
盛京的笃恭殿是努尔哈赤在16 25年修建的,当时叫大衙门或大殿。?兰^兰¨文`学` ?首*发~
皇太极称帝,把大衙门改成了笃恭殿,后来康熙将其改成了大政殿。
范文程的告天昭书写了三份,一份满文,一份是汉文,一份是蒙文。
举行大典时。大贝勒代善用满语宣读表文,额哲用蒙古语宣读表文,汉人孔有德用汉语宣读表文。
这就意味着皇太极不仅是满洲人的皇帝,蒙古人的皇帝,也是汉族人的皇帝。这不是把崇祯皇帝当小弟了吗?
随后,皇太极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 ,改年号“天聪”为“崇德”,还将族名定为满洲。
解释一下,“崇德”二字,蕴含着崇尚德政之意,表明皇太极期望以仁德治理国家,构建一个繁荣昌盛的王朝。
而当时大明皇帝的年号是崇祯,意在崇尚祯祥,体现出明朝皇帝重天事。
“崇德”与“崇祯”,仿佛冥冥之中有着暗暗较量之意,看谁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
明朝国姓为朱,朱属火,按照五行相克的说法,火克金,金受火制,所以国号必须更改。
再者,自宋朝起,金国与宋朝就矛盾不断,此时若仍称“大金”,容易激化与明朝百姓的矛盾,不利于日后统治广大汉族地区。
而“清”字带水,有平静、清朗的含义,另外水可克火,能够压制明朝。
“清”字更具包容、平和之感,能够减轻汉族民众对后金政权的抵触情绪,缓解民族矛盾。
所有这些都是皇太极为日后入主中原而准备的。
不得不说,皇太极着实厉害,他仅用九年时间,就实现了从游牧政权到中原王朝的关键蜕变。
过去皇太极领导的部落被大明称为建奴,如今却能与大明皇帝平起平坐。
岂止是平起平坐,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