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沥沥——
大雨漫天,凌晨初至,随着一声雷霆,整个汴梁处在了烟雨之中。+l/a+n\l_a¨n^w\e¨n+x!u^e^.\c¨o~m¢
呼哧——
呼哧——
赵煦在一间空房中扎着马步,他浑身是汗,气喘吁吁。
过了一会,赵煦停止扎马,在房中打起了拳,这房间空旷,是赵煦特意让人腾出来练武的房间,其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下雨天。
“官家,苏学士已经到了,现在正在书房等候。”
不过,赵煦一趟拳刚走了一半房门就被敲响,同时传来童贯恭敬的声音。
“安排好茶水早膳,告诉苏学士,朕梳洗之后就来。"
赵煦停止打拳,对门外嘱咐道。
“是,官家。”童贯回应后退下。
“来这么早,这明显是有些特立独行啊!”赵煦暗自嘀咕着,昨日高太后下旨之时,赵煦就特意说过,让苏轼辰时过来,因为卯时到辰时这个时间点上,他要练武。
但现在卯时刚过一半,距离辰时还有大半个时辰,很明显苏轼这人有些激进,和特立独行,就是标注在圣旨中的时辰,也直接无视。
“既然说是辰时,那就一盏茶也不能少。”赵煦没有出门的意思,继续打起了《太祖长拳》,他之所以挑选苏轼作为授课老师,是想着收苏轼为己用。?2?8\看?书/网, ?更′新*最¢快/
可若是苏轼不守规矩,自视甚高,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将苏轼舍弃。
毕竟,他要的是为他所用的人才,而不是自视甚高的傲才。
半个时辰以后,赵煦洗漱完,在辰时刚到,刚好踏入书房。
“臣,见过官家。”
一进书房,苏轼就黑着脸,给赵煦行礼。
昨日收到圣旨的时候,说赵煦钦点他为师,他十分激动,今日卯时刚过,就来到宫门外,就是想着能早些见到赵煦,给赵煦多教授些知识。
没曾想,赵煦居然将他晾在书房中,将近一个时辰。
“苏学士免礼。”赵煦摆摆手,随后双手交叉,郑重行礼,恭敬道,“学生赵煦,见过苏师。”
“官家免礼。”瞧着赵煦行师礼,苏轼的脸色松弛了不少。
赵煦虽然让他等了这么久,但这一个师礼,已经说明了赵煦对他并无意见,这不由得让他也升起了疑惑。
“多谢苏师。”赵煦道谢,站直身体。
“官家,臣想知道,为何会耽搁这么久才会过来?”苏轼面色严肃,沉声询问。
他现在必须要弄明白,赵煦到底是因为什么,让他等了将近一个时辰。
“你等先下去,将房门关上。”
赵煦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对童贯以及书房中的宫人挥挥手,将人打发。′x-i\n_t/i·a!n~x`i?x_s-..c_o!m?
“是,官家。”童贯等人行礼,退出书房,并顺带着将房门关上。
待童贯等人离开,赵煦才微笑着说道,“苏师,朕记得昨日在圣旨上,特别注明,让苏师辰时过来授课,朕也是在辰时到了书房,何来迟到一说?”
“官家难道不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苏轼质问道。
“那苏师有何教朕?”赵煦没正面回答,而是收敛了笑容沉声反问。
苏轼这声质问,着实让他感到恼火。
不过,赵煦也清楚,这都是皇家惯出来的,除了苏轼,大宋的文人,基本都是一个样。
因此,他才没有直接否决苏轼。
“自然是儒家经义。”苏轼理所当然的答道。
哈哈——
赵煦嗤笑询问,“敢问苏学士,朕何等身份,可是需要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官家乃是大宋主宰,不需参加科举。”苏轼面色一沉,老实回应,他现在心里,隐隐有了丝不祥的预感。
“朕既不需要参加科举入仕。”赵煦玩味道,“那朕学习儒家经义何用?”
“官家,我大宋以文治国,太祖曾言与士大夫共天下,儒家为文道之基,还请不要随意置喙的好。”
苏轼面色越发严肃,沉声开口,语气中带上了警告的语气。
他倒不是为文人发声,而是赵煦这番质疑若是传出去,定然会受到所有文人的攻讦。
“多谢苏学士提醒。”赵煦拱手,苏轼提醒他才反应过来,现在这大宋,还不是他说了算。
“官家无须道谢,只是有些话三思慎言即可。”苏轼嘱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