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旧党弹劾李之纯。”
“另外,让王相挑人,与旧党相争。”
“之后,再举荐你担任军器监。”
“微臣遵旨。”李格非郑重的点点头,同时心惊。
赵煦的安排虽然简单,但却是让人琢磨不透,因为之前苏轼和王珪几次达成共识,现在朝堂上都有一些人在猜测,苏轼和王珪是不是早就结成了同盟。
他本以为赵煦不知道,或者是不管。
没想到,赵煦不是不管,而是这种事对赵煦而言太过于简单,赵煦这一出手,就轻描淡写的解决了。
毕竟,一个工部尚书的分量足够。
“对了,你到了军器监,让匠人多多研究兵器,改良炼钢法,谁研究出来,朕重重有赏。”赵煦继续说道。
他虽然有后世的记忆,但记忆中大多是一些历史的记载,并没有什么关于科技上的东西。
因此,他即使知道后世拥有飞机大炮,他也没办法制作出来,唯一能依托的就只有这个时代的匠人。
“是,官家。”李格非没敢怠慢,郑重应承下来。
若是没当过赵煦起居郎之前,他定然还会说道赵煦两句,但当过赵煦起居郎又经过王珪的点拨后,他清楚知道他们这位官家,看着年幼,实则上是位天授之人,权术信手捻来。
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按着赵煦的意思去做即可。
“这家伙还真换了性子。”瞧着李格非果断答应下来,赵煦挑眉,对李格非的印象改观了一些。
他不喜李格非,是因为李格非的迂腐。
但李格非其人,还是很有才华,文学造诣不低。
于是,赵煦沉吟片刻后说道,“文叔先生,回去之后将儒家经典放下,多看看法家之书,日后或许能用。”
“官家放心,臣回去就收集法家经典,请岳父指点。”
李格非本来就不傻,被王珪点明了缺陷之后,已经慢慢从迂腐中抽离,现在听赵煦这么一说,他在短暂的愣神后,很快知道了赵煦的意思,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好了,文叔先生,可还有其他事?”
赵煦满意的笑了笑,这李格非一开窍,他算是又多了一位可用之人,因此态度上也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