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露的那一手,果然是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这么快业务就辐射到老同学圈了。*r·a+n′t?x¢t../c¨o¨m¢
“我哦确实去施家做过家宴,”孟辞没谦虚,这时候就得亮实力,“老太太挺满意。创意菜没问题,你把预算、桌数、大致想法和要求发我,我看看能不能接。”
她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得提前试菜,确保口味和出品稳定,你也放心。”
“啊啊啊!辞姐你就是我的神!”陆小蘅在电话那头尖叫,“没问题!试菜必须的!我马上把我整理的‘婚礼梦菜单’发你!价格按市场顶格走!不,比顶格再高!只要做得好,红包另算!”
挂了电话,孟辞看着手机屏幕上“陆小蘅”的名字,感觉空气里都飘着人民币的芬芳。
刚赚了两万块施家私宴钱,马上又来一单婚宴!
果然,高端餐饮才是致富密码!
早点摊?那只是新手村任务!
心情愉悦地又灌了一大口薄荷饮,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激得她一哆嗦,脑子也格外清醒。
趁着这股劲儿,她决定算算账,看看自己这“新手村任务”到底混得有多惨。
打开手机记账软件,调出最近三个星期的早点摊收支明细。
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加加减减。!幻*想′姬, ?追!最.新¨章\节¨
餐车这种大件的投入,她没算进去。
食材成本:新鲜猪肉、上等香菇、精品大米、优质茶叶、大个鸡蛋、品牌面粉……一项项都是真金白银,品质拉满,绝不掺假。
水电煤气:凌晨西点开工,炉火不熄,这笔开销也不小。
包装损耗:保温箱,餐盒,食品袋,零零碎碎。
……
收入栏:包子、茶叶蛋、粥、青团……单日流水看着还行。
孟辞耐着性子,把一个个数字敲进计算器。
加总,再减总成本。
屏幕上跳出一个最终数字:2333。
“噗——”孟辞嘴里的薄荷饮差点喷出来,不是被凉的,是被这个残酷的数字噎的。
孟辞盯着那个数字,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
两千三百三十三块?
这是在嘲笑她吗?
三个星期。
每天凌晨西点爬起来,烟熏火燎,跟打仗似的忙活到日上三竿,累得像条狗……
就赚了2333?
平均一天一百块出头?
还不如去发传单!
说好的“早餐经济”潜力无限呢?
说好的“小生意大市场”呢?
到她这儿怎么就变成了“辛苦搬砖月入三千”?
她不死心,开始逐项复盘,试图找出“亏损”的根源。\齐!盛¨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_快,
问题一:馅料太足,包子太大。
别人家包子,馅是肉末点缀葱花,皮厚馅少。
她的呢?实实在在的肉团子!香菇粒比肉丁还贵!一个包子恨不得塞进半两肉!
成本蹭蹭涨,售价却不敢比同行高,怕把食客吓跑。
问题二:食材品质,卷死同行。
新鲜猪肉?必须的!
冷冻肉馅?那是对美食的亵渎!
香菇?挑厚实伞盖紧闭的!
茶叶蛋的茶叶?普通红茶可不行,得用带点香的!
粥?恨不得放半锅料,熬得浓稠挂勺,一碗顶别人三碗!
品质是上去了,成本也傲视群雄了。
问题三:出货量看似大,实则瓶颈明显。
一个人加一辆小餐车,产能有限,手脚再快也有上限。
三个炉眼同时蒸包子、熬粥、煮茶叶蛋,己经是极限操作。
“所以……”孟辞放下手机,捂着脸,发出一声哀嚎,“我这是用米其林的心,干着路边摊的活,赚着保洁阿姨的钱?!”
她想起那些食客满足的笑脸,夸她包子实在、粥料足、茶叶蛋入味。
好评是赚足了,可钱包它瘪得比泄气的皮球还快!
“良心商家,活该饿死?”孟辞自嘲地扯了扯嘴角。
不行,这路子走不通了。
要么降低成本,牺牲品质,这违背她做餐饮的底线,PASS!
要么……开源!提高客单价或者增加高利润产品!
她目光扫过桌上那杯只剩一半的【清心薄荷饮】,翠绿的叶子在水里轻轻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