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印象深刻。
而张俊,除了他那温和的笑容以外,齐伟竟然发现一个星期,自己对这位头号射手的印象都很模糊!在球场上,除了射门得分那一刻他的表现甚至不如打右边前卫的杨攀抢眼。他想起李延在评论张俊时所说的:
“……除了射门和庆祝进球外,球迷很容易忽略他,但如果连对手也忽略他,一定会吃大亏。在场下给人一种很安静的印象,却也是他积蓄力量的时候,然后在最需要他的时候猛然爆发,一剑封喉!这就是张俊,一个微笑杀手。”
微笑杀手……
齐伟突然找到答案了,真不愧是号称报道张俊最权威的记者,一针见血啊。那个有些懒洋洋的微笑却似乎有着安神的魔力。如果要给张俊和杨攀找一个词来形容他们,杨攀应该更像烈火,迅猛无比,来势汹汹,看他在场上的突破,真仿佛一辆烈火战车,席卷过后,再无半点生机。
而张俊呢?像一阵风,卷起片片落叶,轻柔抚面,令人心旷神怡,但却在不经意间,温柔的割破你的喉咙,让你死都是面带微笑而去。
在齐伟心中,这一次专题的结尾已经想好了,而且是他自认为最好的一个结尾。他十指翻飞,把刚才的想法都打到了电脑上,剩下的就是回燕京后期剪辑制作了。
终于写完了,还剩一个好听的名字就ok了。齐伟把笔记本电脑一关,伸了一个懒腰,然后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屋内的同事们已经睡着,明天还要忙碌一天。齐伟看着外面深蓝色的夜空,星星闪耀,时隐时现,今晚没有月亮,群星才是主角。
夜已深,可梦才刚刚开始……
11月28曰,星期六,天气晴朗。
齐伟和摄制组的人下午五点提前来到张俊和杨攀的公寓里,然后开机将两人的赛前准备全程记录下来。
准备工作很简单,球衣穿身上,外面套上暖和的运动外套,球鞋装包里,背到体育场再换,护腿板也一并塞到包里面。张俊头发长,他的包中比杨攀多了一条发带,是用来扎辫子的。
齐伟注意到张俊的球鞋是阿迪达斯(adidas)的老式黑鞋,侧面有三条白色的竖杠。而杨攀的鞋则是一双暗红色的阿迪达斯,上面有一些白色条纹,很是醒目。
“球鞋也是俱乐部提供的吗?”
“嗯。”张俊一边整理装备一边应道。
“那为什么你们两个人的球鞋不一样?”齐伟指着两人面前的鞋子问到。
“呵呵,队中的球鞋不是只有一种款式的,我喜欢红色,自然就挑了红色的。张俊挑这双鞋,是因为特别合脚。”
收拾完东西,两人离开了公寓,到俱乐部等待上车去体育场。大门前已经有球员在三三两两的等待上车了。
奥楚看见张俊他们身后的cctv记者们,又凑上去打招呼,“你大爷的!你大爷的!”--只有他一个人还蒙在鼓里。
cctv的记者们也见怪不怪了,他们非常热情的回应着奥楚:“你大爷的!你大爷的!”不过,他们都把“你”字咬得很重。
大巴缓缓驶来,阿德里安塞从车上跳下来,让斯特尔清点人数,然后上车。在这里,摄制组的人将兵分两路走,一路人上大巴,跟球队一起走。另一路则自己开车去维罗尼卡体育场。
齐伟和一名摄像记者跟随张俊、杨攀上了大巴,他们获准拍摄大巴里面的场景。
所有人都来齐了,车门关上,缓缓向体育场驶去了。
杨攀一上车,就把随身cd的耳机戴上,打开音乐,闭上眼睛。
张俊冲身后的齐伟笑了笑:“这是他的习惯,音乐不离身,上车闭眼睛。”
车内安静下来,张俊也不再管身边的摄像机了,只是扭头盯着窗外出神。
齐伟不会知道张俊此时在想什么,他只能猜。因此他在后来的节目中对于这一段是这样解说的:“车子一启动,杨攀就把耳机戴上,沉浸于音乐之中。而张俊向我们解释完杨攀的举动后,也把脸扭向了窗外,一言不发,也许此时此刻他的心思已经飞到了维罗尼卡球场,期待着即将开始的证明自己的比赛了吧?”
实际上,张俊的心飞到了万里之遥的中国,深深的思念着某一个人去了。
先去体育场的人已经在场边架设起了机器,拍摄球队的赛前热身。齐伟则趁球队去热身的时候,在更衣室里面忙碌起来,哪个角度架机器最好;哪个地方灯光不行,要尽量避开;维罗尼卡的隔音效果不好,拍摄的时候也需要考虑一下,用定向录音尽量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