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了那句话,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故事的另一边,为了开导柯碧舟,故事主角之一的邵玉蓉还唱起了当地村民逗乐的小调“颠倒歌”。
说倒话来唱倒歌,山下石头滚上坡。那天我从你家门口过,看见外孙抱外婆。
生了爹爹再生爷,生了弟弟再生爹。妹妹都在上学了,妈妈还在托儿所。
邵玉蓉活灵活现的表演,终于把柯碧舟这个背负着沉重家庭出身枷锁的年轻人,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聪慧的玉蓉趁机提醒般开导柯碧舟:生活本来就充满了乐趣的。你说呢?
春去夏来,两个人的感情也跟这天气一样,越来越火热起来了。
但好事多磨。他俩的爱情遭到了邵玉蓉的老爹邵大山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柯碧舟的出身不好。
邵大山找到柯碧舟,开门见山地说:牛要听话,人要知趣。你想想,你是一个什么人的儿子,和玉蓉相配吗?我家能攀这么一门亲吗?
知恩图报的柯碧舟,只能痛苦地答应了邵大伯的要求,今后决不会再打扰邵玉蓉。
后来,柯碧舟一直对她不冷不热,尽量回避与她见面。在邵玉蓉苦苦相逼之下,柯碧舟只能说出了实情。
知道真相后,邵玉蓉美丽的双眼好像在燃烧,她对柯碧舟决绝地说:我都明白了。我只对你说一句话,那全是阿爸的想法,不是我的想法。阿爸决不能代表我!我对你要说的,只有三个字、三个字……
回到家,她就与老爸吵了起来。“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你干涉不了!”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她就从家里冲了出来。
出来的路上,她碰到了前来找柯碧舟的杜见春,她告诉杜见春:我看中的是柯碧舟的人,不是他的出身。我认定了是正确的、幸福的事情,就会坚定地、毫不犹豫地去争取、去战斗。
而根红苗正的杜见春,在家庭发生变故后,她也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过上了从前柯碧舟那样的日子。
而杜见春后来又是怎么面对她和柯碧舟的爱情的呢?
她觉得:“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柯碧舟啊!“并顶住了母亲和哥哥反对她和柯碧舟相爱的压力,坚决要和柯碧舟在一起。尽管柯碧舟不想连累她,没有应约去她家见她的家人,而是选择坐火车去回下乡的地方。
杜见春去到柯碧舟家,从柯碧舟母亲那里得到并读了柯碧舟给她留下的分手的信后,就毫不犹豫的赶到了火车站。
她先是挽留柯碧舟,见留不住,就和坚决要走的柯碧舟一起上了火车。
柯碧舟要推她下车,她就说不许推我!我要走,和你一起走!当柯碧舟说“你没有票呀,快下去”时,杜见春则说“别嚷嚷,我揣有买衣服的钱,补一张票就得了!”当柯碧舟说“可你什么东西也没带呀……”,时,杜见春就深情地说“不是有你吗……“从这里,小说虽然到此结束,但杜见春表现出来的那种义无反顾的爱,却像在读者的心湖里投下一块重重的石头,正激起一股心花怒放的浪。
故事的后来,醒悟过来的杜见春,自然是变成了另一个邵玉蓉,不顾家人的阻挠,选择了跟柯碧舟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下面,这是一封邵玉蓉写给柯碧舟的信,一封没有写完的信。信里说:
……在湖边寨插队几年,你见过背着磨盘走路的人吗?沉重的石磨盘背在身上赶路,脚步是迈不快的,头是不能高高仰起的。不知为什么,我往常一看见你,就想起压弯了腰的背着磨盘的汉子。你的精神上就背着这么一盘山那样重的石磨,压得你不敢大声喘气,不敢放声大笑,整天愁眉苦脸的。我在一旁看着,这有多揪心,多别扭啊!不说别的,连对待我,你也是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十足一个“胆小鬼”。就好比我是神话中一块传说的发烫的石头,碰也碰不得……
……你家庭出身不好,你时时记着,时时提醒自己,这有好处。可我看你啊,记得太过份了。你老是神经过敏,总是用阴郁的眼光戒备地瞅着人家,唯恐人家来揭你的伤疤、捅你的痛处,前怕狼后怕虎,这就不但可悲,还真有些可怜了。其实,人们,湖边寨的好些社员,都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你的。我就不是这样看你的。
你会说,那左定法和他那一帮子人,就是对你歧视的。不错,左定法这类人,是这么对待你的。一听说你家庭出身不好,他立刻另眼相待,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