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人。
见有人进来,老人抬头眯着眼睛看了会儿,方才大笑起来,带着些幸灾乐祸!
宁毅便也无奈地苦笑着摊了摊手,洗了澡换了衣服,将之前发生的倒霉事情说出来,老人又是一番大笑。
“你这小子,污人清白,真是可恶。”
“这话就太倒打一耙了啊……”
“哈哈……不过……倒打一耙?这句可有什么典故么?”
“……”
聊了一会儿,随后便聊到中秋节的事情上去。
“濮园诗会么……濮家那六船连舫,有趣倒还是蛮有趣的,不过前去之人大抵倒是无甚诗才,真正让有才之士向往的,终究还是潘家的止水诗会……”
濮园诗会与止水诗会算是影响最大的几个诗会之一。
濮家本是富商,但商人地位低下,有钱之后想要往文人的方向靠,因此才举办了这么一个诗会,但终究夹杂着些铜臭气,因此,文气上自然略差一筹。
止水诗会则是秦淮一带真正顶尖的才子聚会,主办诗会的潘家是真正的书香世家,三代翰林,这一代潘明臣作为翰林学士的同时也兼礼部侍郎,他家开的诗会,向来为众多有心求取功名的学子趋之若鹜。
“既然问起诗会,立恒小友可有准备什么诗作么,潘家那边也有几个棋友,你若有意,倒可以去要张请柬来。”
秦老说完,望着桌子对面的宁毅,宁毅倒是笑着摇了摇头:“不懂诗词,纯粹去濮园看看热闹。”
他拒绝得轻描淡写,秦老便也不好再说什么,吃完早餐,外间日头已高,宁毅也得告辞去往豫山书院了,待送他到门口目送他远去之后,芸娘才在秦老身边笑着问道:“老爷,这宁公子莫非真不懂诗词?”
“小芸儿你说呢?”
芸娘眨眨眼睛:“骗人的?”
“我这一生阅人甚多,或沽名钓誉或真有才学的年轻人也都有见识过,但只有这宁家小子,虽然说话随意,但内里却是平和冲淡,偶有发人深省的说法,听来新奇,其实却也不离大道。着实让人看不懂他的想法!”
秦老摇头,最后叹了口气:“单说有这种谈吐气度的人,随便干点什么都不至于饿死,又何必跑去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