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江友余还喊出了这袜子还是海市进回来的,那可是纯棉的,绝对不起球。
这年头儿一条羊毛围巾如果是从海市拿回来的,那价格都得翻几番儿,更别说袜子。
5毛钱一双,还真不算贵。
很多人立刻抢购起来,有没钱的人家自然是看上一块钱十双的。
条件好一点儿的工人,尤其是女同志,自然是对五毛钱一双的海市袜子情有独钟。
大家算是各取所需。
江友余有点庆幸带着自己一个儿子来的。
当时想着怕自己忙不过来,这两天熨烫袜子之类的也是让儿子过来帮忙。
毕竟他们家大儿子,二儿子今年都已经13和14。
这年头儿大家对于读书可没有那么热情。
基本上他俩读了个小学,也算是两眼不一摸黑,就直接在家里干活儿。
也算是家里的劳动力。
大小子跟着他一直忙碌,两个人忙着收钱,忙着递东西。
被人围得满满的,一时之间水泄不通。
等到忙完了,手头这些差不多天都已经黑的见不着人影儿。
两人才把剩下的东西收拾起来,收拾了摊子,回到了租的院子。
三天的功夫,这袜子卖了个精光,连最后那有破洞的袜子都很便宜的最后处理。
十块钱15双全卖光了。
江友余有点儿激动,这会儿和儿子坐在炕上,俩人在那里数钱。
三天的时间,他们一共卖了有900多块钱。
刨去原来的二百多块钱成本。
居然足足赚了有六百多块。
江友余有点儿激动的都不知道该说啥。
这辈子没有想到做生意居然这么容易。
他们还不明白,现在的社会总体属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社会。
而且很多人因为买不到东西,这些年都苦惯了,好不容易能买到东西的时候,人们难免还是会舍得花钱。
尤其是他们这里进货渠道没有那么大,附近的袜子厂价格又贵,而且质量又不一定有多好。
不像是江友余这样,从乌市进来的袜子都是按斤称来的。
你想一想,回来之后可操作的空间比较大。
眼瞅着自己儿子也大了,有一些事情还是得孩子们来帮忙,所以跟大儿子,二儿子一商量,俩儿子反正现在在地里干活。
忙完了他们家春耕的地基本上就没啥活儿。
两个儿子跟着父亲一块儿去进货,一方面是跟着父亲学习,另外一方面人多力量大,这样可以多进几包货回来。
于是江友余带着俩儿子就开始了这样的路子。
别人家都不知道他们家从哪儿进的货。
一个月下来他们居然挣了差不多有两千块钱。
主要跑这么一趟路上就得五天时间。
回来能卖个三五天,尤其是父子三个人一块儿上路的话,回来起码能卖十天。
就这样一个月还能挣2000。
村里人要是知道,估计想都不敢想。
父子三人知道藏着掖着,反正不能漏户,有了这笔钱再挣钱感觉信心十足。
他们不光开始卖袜子,还会看一看市场上缺啥,有啥好东西也会进回来顺带手的卖一卖。
两个月之后他们就在这里直接弄了个门面房。
不光卖袜子,还卖背心裤衩儿以及秋衣秋裤啥的。
总之,这些东西都很受人们欢迎。
他们的这间小店生意还经营的有声有色,很快,半年之后就把旁边的那间店铺也兼并了。
过来把墙打通,直接变成了一个大的商店。
短短的半年时间,他们这店就足足挣了有两万块钱。
父子三人激动的都不知道该跟谁说。
这事儿要是说出去还不得人,被人眼红死。
而江友年在乌市待了半个月之后,从乌市带了三辆自行车回来。
那是因为他跟老板混熟了,老板对他这人也放心,所以就赊给了他一辆自行车。
这已经算是大人情。
把自行车配件带回来之后,直接在自家院子里组装。
组装好自行车,直接拿到市面上去卖,不用拿到市面上,光是村里人都想抢。
很多人都提前跑到他家来预定。
他们家的自行车比市面上的便宜2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