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陈军的身上。
首都战区下来的文档内容简单,就是让陈军拟定一份合成旅的筹备预案,提出的要求却非常多,详细复盖到了每一个方面。
好在上面提出的要求很多,给陈军的时间也非常充沛。
给了陈军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并且还在文档中专门提出,会给予陈军一切的便利,满足陈军所有的合理条件。
等于陈军只要安心的写预案,其他方面战区通通大开绿灯。
首都战区的文档来得非常突然,事先完全没有任何预兆,但凡要是换一个人,这件事情估计够呛。
写一份可行的合成旅筹备预案,可不是一件三言两语能办到的事。
不仅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还要进行各种实地走访采集资料,以及最重要的沙盘推演佐证。
这每一道过程都很耗时间,缺了其中任何一环都行不通。
好在陈军有后世的见识和认知,上辈子亲自参与组建过数字化合成师,这辈子又从合成连搞到了合成营。@|:齐=3盛?小@D说1网? t更+??新§最¤快?/
不管是经验技术的积累,还是对合成部队的理解,都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
别人不可能做到的事。
在陈军这里,并不是难事。
“老高,我这边的工作量挺大的,需要全力以赴,短时间内抽不出空,钢七营这边的就先全交给你了。”
陈军和高城进行了一番谈话,最后交代他相关的事情后,一头扎进了新的工作中。
这一搞就是整整两个月!
在陈军没天没夜昏天暗地,将全部心神都投入进去,殚精竭力了两个月时间,总算提前完成了任务。
为了更直观的展现合成旅的强悍,一旅可灭非洲一国的降维打击能力。
陈军将钢七营扩编后的合成旅,定位成为加强版的“重型装甲合成旅”,空地一体火力全部给他拉满。
为了满足一旅灭一国的标准,陈军专门设计了6+1营制内核作战单元。
首先第一个单元是“前排”。
所谓前排就是在局部规模作战中,能够冲锋陷阵顶在阵型的最前面,完成冲击作战任务的坦克突击兵种。
陈军以钢七营现有的编制体系,往上顺势扩编为两个装甲突击营。
每个营的配置做了专门设计。
三个主力作战坦克连,每个连装备最新的96式主战坦克9辆,三个连共计27辆,营部三辆作为备用。
等于每个装甲突击营,配备30辆96式主战坦克。
除了这三个主力作战连之外,每个装甲突击营还配备一个后勤连,负责全营的维修、油料、弹药和炊事补给。
第二个单元是“步兵营”。
同样也是顺势往上进行扩编,将装甲步兵三连升级为装甲步兵营。
营里的配置和装甲突击营基本差不多,也是三个作战连配一个后勤连。
三个作战连为机械化装甲步兵连,每个连配备攻守兼备的86式9辆,加之备用的86式步战车,共计步战车30辆。
后勤连也是负责差不多的工作,主要保障这三个步兵连的各种补给。
第三个单元是“地炮营”。
因为合成旅的火力须求大幅度提升,地炮营不再肩负防空的作战任务,只负责对地面的火力输出打击。
火力复盖和火力密度必须足够猛,起码得达到地炮团的标准。
直白来说。
就是全旅的火力投射密度,必须达到每分钟可投射30吨以上的弹药,相当于一个传统的炮兵师。
这每分钟三十吨以上的弹药量,地炮营就必须得占据一半以上。
之所以要把火力密度搞这么高,就是因为陈军很清楚未来战争中,远程火力打击的价值有多大,哪一方掌握了火力打击权,谁就能够掌握战场主动。
以最标准的“弹幕徐进战术”为例,每三分钟就得往前推进两百米火力带。
如果没有强大的火力密度输出能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