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没有办法做到这种战术,对敌压制能力就会大为降低。
为了达到设置的火力输出标准,陈军对地炮营进行了加强。
变成了五个连的加强营。
两个机械化的自行榴炮连,每个连配备九门自行榴弹炮,且必须是配备150毫米口径的自行榴弹炮。
加起来共计18门自行榴弹炮。
两个全机械化的箱式火箭弹连,每个连必须配备九辆箱火发射车,做到短时间内爆发式洗地的能力。
18辆厢式火箭弹车齐开火,分分钟复盖方圆1公里。
地都能给它炸翻一遍。
地炮营剩下的连队也是后勤连,不过和其他两个营略微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这个连一共有四个排。
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保障能力,让地炮营有足够的持续输出。
钢七营的重炮连肩负防空和地面,合成旅的地炮营不再负责防空,那么就需要增加专门的防空单位。
到了合成旅这个作战级别,防空炮已经跟不上作战须求。
不仅要防空,而且还要反导。
要知道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战场,一旦开战导弹满天飞,如果不具备反导能力,随时可能被人一锅端。
所以必须提前防范于未然,将合成旅的反导能力拉满。
如此一来。
“反导防空营”必不可少,这也成了陈军的第四个作战单元。
搭配适当数量的防空高炮车,足以构成十五公里半径的防空网。
具体编制如下:
创建一个专门的反导连中,配备近端防空系统作战车各种,导弹车和雷达车等加起来共计9辆。
等于每个班控制一辆车作战,可以达到战斗力的最大化。
创建一个标准的防空导弹连,目标是在中远程锁定敌方空中单位,发射地空导弹将他一举击落。
剩下的一个联是标准的高炮连,配备九辆最新研发的高炮车,专门负责近段目标的防空防御。
三个连具备三种作战能力,完美复盖了远近中三个作战阶段。
这个拦截目标看起来非常狂,但只要配备好相应的作战装备车辆,还有一个成熟的指挥作战系统做平台。
让全旅的数据能够实现共享,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不可能。
防空反导营同样也是四个连编制,剩下的那个依旧是后勤连,负责后勤保障,让战斗连队能专心战斗。
之所以每个营都专门配后勤连,而不是像合成营那样统一后勤保障。
就在于合成旅的规模太大了,七个营加起来几十个连队,分布范围起码十公里以上,集中保障反而会变成累赘。
把最基础的保障分到每个营,只把专业单位集中到一起。
能够更有效地保证全旅的运转。
第五个作战单元是“特战营”。
钢七营作为全军唯一营级作战单位,就有了一支全军官特战排,也是唯一营级陆军配武装直升机的特殊存在。
要是扩编到合成旅这一级别,还不搞个专门的特战营,那还真是说不过去了。
陈军对特战营带着无穷的期待,将它定位成了合成旅的“王牌杀手锏”,所以在设计上也是极为用心。
充分考虑到合成旅的作战须求,又结合钢七营现在的部队情况。
最终陈军经过再三的考虑之后,决定将特战营划分成为四个模块化连,随时分开也能进行随时组合的那种。
再加个基本的后勤单位。
首先第一个作战连就不用说了,那肯定是最为内核的特战连。
这个特战连以原本的特战排为基础,吸纳新的成员添加进来之后,经过专业训练后主攻特种作战。
主要负责未来合成旅战斗中,深入敌后渗透作战获取情报。
完成敌后大本营的斩首、激光制导我方远程导弹打击、窃取敌方的机密情报、破坏敌方后勤基础设施等任务。
甚至如果是在城市中作战,还需要拿出标准的cqb战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