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万法归墟录3 > 第54章 北冥神功

第54章 北冥神功

端返回头部。同时,真气沿着腿部三阴经,从足部上行至腹部,再沿腿部三阳经,从腹部下行至足部。在这个过程中,意念要如同丝线般轻柔而坚定地引导真气,让真气如涓涓细流,渗透到每一条经络、每一个穴位。大周天运转使真气能够滋养全身,强化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素质,让修炼者与天地之气的沟通更为紧密。

北冥吸纳,强化真气

在大小周天运转自如后,可借助北冥神功吸纳外界灵气的特性,强化真气。修炼者以意念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天地灵气,如同北冥之海吸引百川,将西面八方的灵气汇聚而来。想象自身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灵气源源不断地被卷入体内,先在丹田汇聚,而后与原有真气融合。随着灵气的不断融入,真气的品质和数量都会大幅提升。吸纳灵气时,要注意保持呼吸与意念的协调,使灵气平稳地融入真气,避免出现真气紊乱的情况。

归源守一,巩固境界

每次真气运行修炼结束时,需将运行于周身的真气缓缓收回下丹田,使其归源守一。意念集中于丹田,感受真气在丹田处的温暖与充实,巩固此次修炼所提升的境界。此时,修炼者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享受真气滋养身心带来的愉悦。通过长期坚持这样的真气运行修炼,修炼者的北冥神功将日益精进,获得超凡的力量与悠长的寿命。

北冥神功作为一种高深的修真功法,其真气在经脉中的运行线路精妙复杂,融合了传统经络学与独特的吸纳转化之法。

起始汇聚:下丹田

修炼伊始,通过特定的呼吸吐纳与意念引导,外界天地灵气如涓涓细流般被引入体内,汇聚于下丹田。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之处,被视为真气生发与储存的核心区域,犹如一口深邃的能量之井,为后续的经脉运行提供初始动力与物质基础。

小周天初启:督脉逆行

当丹田内真气充盈到一定程度,便开启小周天循环。真气首先从下丹田向后,沿着督脉逆行而上。督脉被称作“阳脉之海”,统领人体一身阳气。真气依次经过尾闾、命门、夹脊、玉枕等重要穴位 。

- 尾闾:此处是真气从下丹田向后运行的起始关键节点,真气在此稍作积聚,便如同蓄势待发的水流,准备冲破阻碍,向上行进。

- 命门:命门被视为生命之火的所在,真气运行至此,仿佛得到一股强大的助力,阳气更为旺盛,为继续上行提供强劲动力。

- 夹脊:夹脊穴处于背部脊柱两侧,真气在这里进一步汇聚壮大,如江河汇聚支流,增强自身力量。

- 玉枕:真气运行至玉枕时,会遭遇一定阻碍,此时需借助意念的引导,如春风化雨般轻柔而坚定地推动真气,使其顺利通过这一关卡,进入头部。

头部转换:泥丸宫

真气突破玉枕后,抵达头顶的泥丸宫(百会穴附近区域)。泥丸宫在修真理论中是人体的重要窍穴,被视为“元神之府”。真气在此处稍作汇聚、交融,如同日月星辰在宇宙中心交汇,焕发出强大的能量波动,完成阴阳能量的初步转化与升华。

下行滋养:任脉顺行

完成在泥丸宫的汇聚后,真气沿着任脉顺行而下。任脉为“阴脉之海”,总领人体一身阴气。真气经神庭、印堂,缓缓下行至咽喉,再归入下丹田。

- 神庭:位于头部前方,真气下行至此,仿佛将泥丸宫的能量进行梳理整合,为进一步下行做好准备。

- 印堂:印堂是人体精气神的外在表征之处,真气经过此地,使得修炼者精神焕发,同时也将阳气的精华传递至面部及相关经络。

- 咽喉:咽喉是人体气机升降的重要通道,真气至此,如水流过渠,滋润此处,为后续归入下丹田做好承接过渡。

如此,真气沿着督、任二脉循环往复,完成小周天循环,初步沟通人体前后阴阳经络,调和阴阳二气。

大周天拓展: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

随着小周天运行的熟练与真气的日益壮大,便开启大周天循环。此时,真气不再局限于督、任二脉,而是从下丹田出发,向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扩散。

- 奇经八脉:包括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真气像灵动的溪流,渗透进这些经脉之中,平衡人体潜藏的特殊能量系统,使人体的气机更加稳固、协调。比如冲脉,它与十二正经中的肾经并行,与生殖、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真气注入冲脉,能强化人体这方面的机能。

- 十二正经:分为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