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 > 第85章 宪法与国旗

第85章 宪法与国旗

良久,一位老成持重的儒臣率先起身,手持草案,声音带着几分郑重。

“殿下,草案之中,关于议事会之任期,定为五年一届,届满重新选举。臣以为,此举是否过于频繁?”

“议员熟悉政务,需有长久历练。五年一期,恐人才青黄不接,政令难以持续。且频繁选举,亦耗费民力,易生动荡。”

这位儒臣的观点,代表了部分传统官员的看法。

他们对于这种“五年一换”的制度,本能地感到不安。

朱高煦微微颔首:“卿之顾虑,不无道理。$白@马D书D院#?{ $~.首?^\发#??”

“然,议事会乃民意之所聚。设定任期,一则可使议员常怀惕厉之心,不敢懈怠;二则可使更多贤才俊杰有机会参与国事,不至埋没。”

“至于政令持续,宪章已有规定,重大国策需有延续性,非一届议员可轻易推翻。且五年之期,足以让有能者展现其才干。”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更何况,权力若无制衡,久必生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此亦是至理。”

这番解释,让部分人开始重新思考。

紧接着,便是草案中最引人瞩目,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条款之一。

一位主管财政的官员出列,他的面色有些复杂。

“殿下,草案中言及‘公民之合法收入,神圣不可侵犯’,此乃安定民心之善政。然,其后又补充,‘若国家有重大事项或公共利益需求,可依法征用公民财产,并事后给予适当补偿’。”

“殿下,何为‘重大事项’?何为‘公共利益’?这‘适当补偿’,又以何为准?”

“此条款若操作不当,恐成为地方官吏巧取豪夺之利器,与前朝苛政又有何异?民心之安定,岂非一句空谈?”

这位官员的担忧,立刻引起了堂下阵阵低语。

他们刚刚为“私产神圣不可侵犯”而欣喜,转眼间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若”。

朱高煦对此早有预料。

“此条款,确需慎之又慎。”他坦然承认。

“然,国家之存续与发展,时常会有整体利益凌驾于个体利益之情形。譬如修筑运河,巩固边防,若无此条款,寸步难行。”

“至于何为‘重大事项’与‘公共利益’,宪章后续将明确,须由议事会与内阁共同审议,并呈报于皇帝,方可认定。绝非地方一二级官吏所能擅专。”

“而‘适当补偿’,则以征用之时,该财产的市场公允价值为基础,辅以一定的抚慰金。具体细则,将由其他法案另行规定,务求公开透明,杜绝舞弊。”

“孤要的是国家的有序发展,而非纵容豪强兼并,或官吏鱼肉百姓。此条款,是为公,非为私。”

他的解释,掷地有声。

将“征用权”的启动程序提升到中央层面,并承诺以立法形式规范补偿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众人的疑虑。

议事会的构成,也进行了一番讨论。

一位出身大明世家,在新大陆亦颇有影响力的儒生站了出来,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解,甚至是一丝不满。

“殿下,草案规定,议事会人数上限为六百人,按各省人口比例分配议席,且由省级议事会按照各省名额选举议员,此尚可理解。”

“然,其后规定,议事会中,农民、商人、儒生三者,每类代表必须占据总议席之二成。此条……臣,恕臣愚钝,实难苟同!”

他深吸一口气:“自古士农工商,各有其位。农为国本,士为四民之首,此乃常理。商人逐利,重末轻本,若使其与士、农平起平坐,共议国是,岂非本末倒置,纲常错乱?”

“况且,若三类各占二成,合计便是六成。剩余四成之议席,又将如何分配?军中将士,百工技匠,是否亦有其位?”

这位儒生的发言,如同捅了马蜂窝。

堂下,儒生群体大多面露赞同之色。

而几位小商小贩代表,则是欲言又止。

朱高煦神色不变,静待他说完。

“卿之所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然,时代已然不同。”朱高煦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我大秦立国于新大陆,工商贸易乃是强国之基石,与农耕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关键!”

“若无商人沟通有无,输送物资,我大秦如何积累财富,供养大军,开拓疆土?”

“所谓‘重末轻本’,乃是故旧之见。在我大秦,农、工、商,皆为国之栋梁,无高下之分,唯分工不同而已!”

这番话,振聋发聩。

直接将商人地位提升到与士、农并列的高度。

“至于各类代表之比例,”朱高煦继续解释,“农民、商人、儒生各占二成,此乃底线保障,确保其声音能被听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