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 > 第96章 专业性学校

第96章 专业性学校

能精密计算、经理财政的专才。$?看·e书&屋°? .¢?追¥最ˉ^>新·′o章<节+t这些人,难道就不是帝国需要的人才吗?”

“每个学院除了对应的专业性课程外,儒学也是必修之一,只不过不会有儒学院学习那么深刻。”

“至于官员选拔,”朱高煦话锋一转,直指核心,“基层官吏,必须先经过专业学习,再通过统一考试方可入职。孤要的是能办实事、解决问题的官员,而不是只会引经据典、纸上谈兵的空谈之辈!若说‘工匠掌权’,那也要看是什么样的工匠。若一个工匠,能为帝国设计出威力更大的火炮,能让粮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朕为何不能用他?”

财政部尚书此刻面露难色,他最为关心的还是钱袋子的问题:“陛下,兴建如此众多的专业学院,其耗费巨大。加之《永乐大典》的刊印与各地图书馆的建设,已然是不小的开支。师资方面,尤其是医学、航海等专精之学,教习从何而来,亦是大难题。若数项并举,财政压力,恐难以为继。”

“钱,孤来想办法。”朱高煦一挥手,不容置喙,“百工之技,关乎国运兴衰,儒法不可独尊!农民耕种,工匠劳作,他们为大秦创造财富,他们的子弟,为何不能有专门学习技艺、提升自身的地方?”

“朕意已决!”朱高煦目光扫过众臣,“命工部、并新设立一个教育部通力协作,半年之内,必须将首批六大学院的校舍建成!农业学院与手工业学院,优先保障其建设与师资!所需经费,财政部全力支持!若有懈怠,孤唯他是问!”

监国太子不容置疑的决心,让整个内阁鸦雀无声。保守派儒臣们面如死灰,他们知道,在这位强势的开国太子面前,任何祖宗旧制都可能被无情碾碎。而林永康等务实派,则在短暂的震惊后,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看似疯狂的计划,落到实处。

这道关于教育改革的诏令,如同一颗巨石投入新京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消息传出,最先沸腾的是那些刚刚分到土地,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底层移民,尤其是农户和工匠家庭。

“听说了吗?陛下要办学堂,专门教种地和做手艺!”一个刚从福建迁来的老农,激动地拉着同乡的手,“学好了,还有机会考官哩!”

“真的假的?咱庄稼汉、泥瓦匠的娃,也能当官?”旁边的年轻工匠一脸不敢置信,随即眼中爆发出热切的光芒,“要是真能学门手艺就能考官,那可比死读那劳什子经书强多了!俺家那小子,别的不会,摆弄木头活计倒是有几分天赋,这下可有出路了!”

“孩子有活路,家族有指望啊!”这样的欢呼声,在移民聚居的区域此起彼伏。对他们而言,皇帝的这项新政,无疑是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阶层的希望之门。

然而,也有一些文盲农户忧心忡忡:“可俺们大字不识一个,孩子连蒙学都没上过,那什么劳什子乡试,怕是连门都摸不着啊!陛下能不能先办些识字学堂,让俺们的娃也能有个报考的底子?”

与底层民众的热烈拥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儒生群体的激烈反对。

新京城内几处儒生聚集的茶馆、书社,一时间如同炸了锅。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一个老秀才气得浑身发抖,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摔在地上,“以匠乱儒,斯文扫地!将我儒学院与那些农工之学并列,更是奇耻大辱!这是要自贬身份,与百工为伍吗?”

“我等圣人之徒,岂能与那些刨土的、打铁的同列?”年轻气盛的举子们义愤填膺,“必须联名上书,请陛下收回成命,恢复科举正统,明晰士农工商之等级,否则,国将不国啊!”

一封封饱含“忧国忧民”之情的血书,雪片般飞向内阁,请求皇帝三思,悬崖勒马。

当然,儒生群体中,也有少数思想较为开明之士。他们虽然也对儒学院的地位被“稀释”感到不满,但尚能理解皇帝在新大陆开疆拓土,急需实用人才的苦心。他们主张,可以接受设立专业学院,但儒学院必须作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来源,其核心地位不容动摇。

而那些真正的工匠和技术人才,则对“手工业学院”的设立报以了极大的期待。

“咱们这些做手艺的,以前总被人瞧不起,说是什么‘奇技淫巧’。”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匠,在听闻消息后,激动地对徒弟们说,“现在好了,陛下要专门给咱们开办学院,这是官家认可了咱们的本事!以后,咱们工匠也能凭手艺光宗耀祖了!”

他们纷纷打探手工业学院的招生标准,盘算着将自家有天赋的子侄送去深造。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学一门手艺,更是技艺传承与社会地位提升的官方途径。

少数在大明的“贱籍”,也曾燃起一丝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