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还附着一张模糊的ct片,正好能看出右侧太阳穴区域的微小凹陷。
\"搞定。\"他按下发送键,论坛页面立刻弹出新提示:【认证医师\"dr.choi\"上传补充资料】。几乎同时,三个医学大v转发了这条消息,舆论风向开始微妙转变。
沈昭的指尖突然在疤痕上顿住。镜中的画面仿佛被拉远,1943年深秋的苏州河在记忆中泛起涟漪。那天的雨下得很大,青石板路上积着混着血的水洼。她记得子弹破空的尖啸,记得裴砚之机械臂上迸溅的火花,更记得金属碎片嵌入皮肉时那种奇异的灼热感——就像被一只毒虫狠狠咬了一口。
\"砚之。\"她突然转身,丝绸睡衣在晨光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如果这次真的藏不住...\"
房间另一端,裴砚之的机械臂正在工作台上灵活转动。他正在组装的新型干扰器看起来像个古董怀表,黄铜外壳下藏着足以瘫痪整个监控网络的纳米发射器。听到沈昭的话,他左手无名指的齿轮微微卡顿,发出\"咔嗒\"一声轻响。
\"那就让全世界看看,\"他举起半成品,表盘折射的光斑在天花板上游动,\"什么叫真正的'古董'。\"工作台抽屉里,1943年产的瑞士怀表静静躺着,表盖内侧刻着当年苏州河畔那家钟表行的标记。
窗外传来早班护士的推车声,崭新的病历卡插在沈昭床头的托盘里。主治医师龙飞凤舞的笔迹写着:\"疑似整形术后瘢痕增生,建议进一步观察。\"而在医院地下三层的档案室,某本1943年的租界医疗记录正诡异地缺失了第37页,那页边缘还残留着半枚带齿轮印痕的指纹。
5. 弄堂往事(10:00-12:30)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陆云深站在弄堂口,指尖摩挲着那份残缺的名单复印件。泛黄的纸页上,被墨水涂黑的那行字迹像一道未愈的伤疤,\"沈\"字的一捺如刀锋般刺破污渍,后面跟着的\"机械\"二字更是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地方志论坛的考据组不会知道,他们挖出的这份1946-1949年军统上海站人员名单,此刻正在搅动半个世纪前的腥风血雨。
\"陆处长,气体储备已就位。\"耳麦里传来技术员刻意压低的声音。陆云深望着弄堂里晾晒的蓝布床单,那些在晨风中摇曳的布料像极了1947年舞厅里飘荡的旗袍下摆。他对着袖口纽扣说了句\"执行\",三辆伪装成市政维修的卡车立刻碾过青石板路,车底暗藏的金属管正将无色无味的特殊气体注入地基。|:$天£禧tt小{说ˉ网~ £;更D新-?¥最2~快2+这种代号\"忘川\"的神经抑制剂,能让接触者在六小时内记忆紊乱——就像当年军统特工用的吐真剂,不过这次是为了让真相永远沉睡。
11:23分,尖锐的哨声划破弄堂的宁静。\"煤气泄漏!所有人立即疏散!\"戴着安全帽的工程队员用力敲打每户门板。沈昭站在17号门廊阴影里,看着老街坊们慌乱地抱起孩子往外跑,张阿婆甚至没来得及取下烫发的发卷。她太熟悉这种套路了,1949年春天那个雨夜,也是类似的疏散令为她的爆破行动打了掩护。铁门锁芯传来\"咔嗒\"轻响,裴砚之的身影从隔壁16号天井翻过来,他左臂的机械义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那是1948年外白渡桥爆炸案留下的纪念。
地下室的门轴发出垂死般的呻吟,陈年的霉味裹挟着记忆扑面而来。沈昭的指尖抚过覆满灰尘的德制录音机,金属外壳上那道裂痕依然狰狞,那是她当年用枪托砸开暗格时留下的。烧焦的密码本残页上,\"龙脉\"二字依稀可辨,旁边还粘着半片干涸的血迹。她的太阳穴突然刺痛起来,恍惚看见自己穿着染血的阴丹士林旗袍,正在把雷管塞进墙缝,而窗外传来解放军进攻苏州河的炮声。
\"胶片显影完成了。\"裴砚之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老式显影液里,1947年的夏天正在复活。百乐门舞厅的霓虹透过胶片泛出诡异的玫红色,照片里穿珍珠白旗袍的沈昭正举杯浅笑,而她身旁只有右臂的年轻军官——那时的裴砚之还没失去左臂——军装肩章上的梅花暗纹显示着他双重间谍的身份。最令人窒息的是照片角落的日期:1947年6月15日,比档案记载的他们\"初次相识\"足足早了两年。
突然,整栋楼剧烈震动起来。沈昭扑向墙角的老式保险箱,密码盘转动时发出生涩的\"咔咔\"声——这是当年地下党接头用的莫尔斯电码节奏。当箱门弹开的瞬间,她和裴砚之同时屏住了呼吸:里面静静躺着一把勃朗宁手枪,枪柄上刻着\"昭砚\"两个小字,而压着枪管的,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