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传说中的龙脉地图残片。
地面又传来一阵更剧烈的震动,天花板的灰簌簌落下。陆云深的声音通过裴砚之的骨传导耳机传来:\"忘川气体遇到明火会产生剧毒,你们还有八分钟。\"沈昭突然笑了,她抓起手枪对准地下室承重墙——就像1949年做的那样。而这次,裴砚之的机械臂稳稳托住了她颤抖的手腕。
6. 金蝉脱壳(12:30-15:00)
国安局的监控车像一头蛰伏的猛兽,悄无声息地停在弄堂口。车顶的卫星接收器缓缓转动,捕捉着方圆五百米内的每一个电子信号。车内,三名特工紧盯着十六块液晶屏幕,其中一块正显示着沈昭公寓的热成像图——那个模糊的人影已经保持同一个姿势超过四小时。
\"目标仍在监控中。\"年轻的女特工对着耳麦汇报,却没注意到热成像图边缘,空调出风口处有一丝不自然的温度波动。
与此同时,公寓浴室的天花板夹层里,沈昭正用特制消音钳剪断最后一根红外警报线。她利落地卸下通风口盖板,从防水包里取出一套皱巴巴的外卖员制服。制服左胸口袋上印着\"闪电送\"的logo,那是她三天前从一名真正的外卖员身上顺来的——当然,那位倒霉的外卖员此刻正在某家酒店酣睡,口袋里多出的两千块钱足以补偿他丢失的工作服。
\"仿生皮肤覆盖完成。\"耳麦里传来裴砚之低沉的嗓音。沈昭透过通风口缝隙看去,客厅里的\"裴砚之\"正在机械臂上喷涂最后一层肤色涂料。那台价值连城的量子计算机已经被拆解成零件,分别藏进六个不同型号的行李箱中。最关键的存储模块,此刻正伪装成口红藏在沈昭的发髻里。
当沈昭从后巷的垃圾箱后现身时,已经完美融入了午间繁忙的外卖大军。她故意将头盔戴得歪斜,让监控拍不清面容,电动车后箱里放着三份真正的外卖——这是她精心计算过的障眼法。经过弄堂口的监控车时,她甚至故意急刹,让汤汁洒出来一些。
\"操!没长眼睛啊?\"她用地道的本地脏话骂了一句,成功让特工们移开了审视的目光。
裴砚之的变身更为彻底。他的机械骨架经过三次折叠重组,身高降低了五公分,肩膀收窄,连走路时左腿轻微的机械卡顿都被完美掩饰。当电梯停在公寓一楼时,走出来的是个提着公文包、戴着黑框眼镜的普通程序员,连指纹都暂时被替换成了某个真实存在的科技公司员工。
他们在南京西路的人潮中擦肩而过,沈昭的外卖箱与裴砚之的公文包轻轻相撞。这个看似偶然的接触中,黄铜钥匙完成了交接。钥匙表面那些不规则的凹凸,实际上是加密的量子通讯模块启动密码。
\"下水道见。\"沈昭的嘴唇几乎没动,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直接传入裴砚之的听觉中枢。她的余光瞥见裴砚之的机械小指突然脱落,那截金属指节在落地前就完成了自毁程序启动,内部装载的纳米炸药开始进入倒计时。这些肉眼不可见的微型炸弹会顺着下水道系统扩散,在必要时形成覆盖整个街区的电磁脉冲屏障。
十五分钟后,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侧的女生宿舍。林晓晓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她精心整理的\"神秘情侣\"资料库突然开始自动删除。这个计算机系大三女生不会知道,她偶然拍到的沈昭和裴砚之在咖啡馆交接u盘的照片,已经触发了国安局布设诡异的是,机箱风扇突然疯狂转动,发出直升机起飞般的轰鸣。就在她准备拔电源时,窗外传来\"啪\"的轻响——一只机械蜜蜂撞在防爆玻璃上,它的复眼闪烁着诡异的红光,腹部装载的记忆清除剂正以气态形式渗入室内。
林晓晓突然觉得异常困倦,她最后的意识停留在电脑屏幕上最后消失的那张照片:照片里沈昭举着咖啡杯的手指,无名指第二节处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金属反光。这个细节连国安局的图像分析师都忽略了,却被计算机系女生的超高清镜头捕捉了下来。
两公里外的地铁站内,沈昭看着手机上\"清除完成\"的提示,轻轻呼出一口气。她面前的车厢玻璃倒映出三个不同角度的监控探头,但这些电子眼拍到的只会是个疲惫的外卖员——她头盔内侧的纳米涂层正在干扰所有面部识别系统。
下水道检修口处,裴砚之已经打开了黄铜钥匙指向的暗格。里面静静躺着两本崭新的护照和一把车钥匙。护照照片上的人与他们有七分相似,这是用国安局内部的人脸合成算法生成的完美假身份。最讽刺的是,这个算法正是裴砚之三年前为国安局开发的。
当沈昭的电动车拐进地下车库时,远处传来轻微的震动。那是她设置的声波干扰装置开始工作,方圆三公里内的所